中文  |  EN 

6月11日,辽宁远富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在中科院驻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撮合对接会现场,共同签署“30万吨/年甲醇-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装置技术许可、工艺包(PDP)设计和技术服务合同”。双方未来将在高端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技术、工艺、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合作。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力威,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等领导出席并见证了此次签约。       甲醇-合成气制乙醇项目技术是大连化物所继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之后的又一项突破性科技成果,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该技术的成功产业化,将丰富我国化工原料来源,充分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在此大背景下,远富华集团与大连化物所希望以此次签约为起点,秉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持续推进更多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远富华集团将大连化物所的技术优势,与自身化工产业优势相结合,持续发力下游产业链布局,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中试生产等,有效带动辽宁省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以科技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 关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人物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建立七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9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6项。201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按照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即:一个定位:“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平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化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可再生能源等洁净能源领域,持续提供重大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

6月8日,由中国化工报社、大连市发改委、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商务局和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和大连西中岛石化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丙烷脱氢产业链及氢能综合利用论坛在大连成功召开。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丙烷脱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国LPG 生产商、贸易商、工程技术、科研单位、金融投资机构等近200人共聚一堂。远富华集团副总经理许广等领导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围绕“碳中和目标下PDH产业链及氢能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大主题,共同研讨原料保障情况、国内装置运行情况、下游布局方向、副产氢能利用等问题,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远富华集团在论坛中与领导和专家们进行了充分地沟通和学习,了解行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吸取知识和经验,为接下来推进整体战略部署,推进集团化工产业下游项目落地打好基础。       会议上,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广志指出,大连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原油、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和储运、航运中心。2020年,全市石化行业实现产值276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的41%。“十四五”期间,石化产业仍然是大连重要的支持产业,预计到2025年,大连每年原油加工规模将保持在5000万吨级、乙烯规模500万吨级、PX规模900万吨级,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       同时,中国化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崔学军则指出,近年来,炼化一体化和丙烷脱氢产业迎来盈利较好的景气周期,激发了行业投资热情,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据统计,未来有超过30个丙烷脱氢项目的投建计划,产能超过3000万吨。自2019 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中国能源体系之中后,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也随之踏上新时代的新征程。       在此之前,远富华集团已与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就行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有过多次深层交流研讨。相信通过此次论坛中的交流和学习,将加速促进政企合作,有效推进后续项目落地建设。双方将共同贯彻执行辽宁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4 月 29 日,远富华集团总裁权利民、集团副总经理马缨、总裁助理董智等一行人,赴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和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察,详细了解浙石化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质量把控等情况,学习石化项目建设与运营经验。负责该项目承建的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安装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坤、项目经理姜隆官、工程师夏凌海,出席陪同此次参观考察。       王坤介绍到,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一期 2000 万吨/年炼油、520 万吨/年芳烃(400 万吨/年对二甲苯)、140 万/年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等,已于 19 年 12 月底全面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实现稳定运行并生产出合格产品。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石化项目二期工程,于 2019 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 6 月建成化工装置,12 月底全面投产。该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油品全产业链,落实“三基地一中心”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工程。       远富华集团总裁权利民表示,本次考察调研的目的,要学习浙石化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如何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施工成本把控等目标。同时,权总也将远富华与抚顺高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芳纶产业项目,向对方进行了介绍。权总表示,芳纶项目作为集团近期重点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解决芳纶新材料领域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管理及技术经验,推动抚顺芳纶项目的有序建设,确保如期完工的同时,争取一次性投产成功。       最后,双方均表示希望日后能加深彼此的交流合作,博采众长,共同推进石化产业发展。

4月27日,远富华集团总裁权利民、副总经理马缨、总裁助理董智等一行人,赴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开展为期两天的技术研讨交流会。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阳永荣、教授王靖岱、教授历伟、课题组成员骆广海、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主任助理陈斌、等人参加了此次技术交流会。这是双方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技术开发委托后,进行地首次交流。双方就高端聚烯烃POE及UPE的研发进展、计划,重点任务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讨攻关高端聚烯烃材料核心技术,突破化工新材料卡脖子技术壁垒,加速推进关键技术和产品国产化进程。       会议伊始,阳永荣教授对我司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对远富华集团在高端聚烯烃研发项目方面的决心和努力表示充分支持。会议上,浙江大学团队向我方介绍了实验室的研发成果、研发方向等情况。重点就“乙烯-辛烯共聚POE弹性体研究”、“ 双高UHMWPE技术”这两项课题做了讲解和交流。同时就上述项目,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共建研究院(研究所)形成共识。       其次,浙江大学团队也进一步就POE的国内发展前景及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项目进度进行了详尽的目标分解。同时,针对UPE项目,浙江大学团队制定了完整的发展规划,分阶段、按计划有序地推进工作,力争快速实现产业化,引领行业发展。       随后,远富华集团总裁权利民对浙江大学团队的研发进展和成果表示了祝贺和肯定,同时介绍了远富华集团在加速化工产业布局所做的相关工作。权总表示,远富华集团始终坚守“创造优质石化产品”的企业使命,与浙江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希望借助校企双方在学科人才与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效推进POE及UPE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规模化生产。双方共同为中国化工行业创新发展,攻关核心技术难题,突破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推进技术和产品国产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技术交流会在良好的氛围中结束。会议后,集团领导一行参观了浙江大学化工学院、以及国际科创中心等地。

2021年4月16日上午,远富华集团在抚顺召开有关芳纶新材料项目推进会议。集团总裁权利民,集团副总经理马缨,芳纶项目筹备组现场负责人韩鹏越,战略发展部部长刘陟,总裁助理董智等人参与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涉及芳纶新材料项目阶段性工作进展,以及落实人员分工、权责划分等工作。同时,由集团总裁权利民进行接下来的工作部署。       会议上,首先由芳纶项目相关负责人就当前项目进度作了详细汇报。在后续讨论环节,项目组相关人员,也就团队建设、责任落实、技术支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需求。大家就此展开了全面讨论。       集团总裁权利民明确要求,集团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服务和支撑作用,全力支持和配合该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总裁权利民也做了明确部署,要求项目组创建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并落实相应的实施措施;要求各部门间提高统筹全局,协调配合的能力,共同协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会议最后,集团总裁权利民强调,芳纶新材料作为远富华集团2020年重点投资的项目之一,不仅标志着集团正式进军新材料领域,延伸集团石化产业链取得突破,更是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信,随着项目的有序进行,在正式投入生产后,必将助推国内芳纶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国产替代成为新材料主流。